吃过夏至面,一天短一线,抓住养阳好时机!

摄图网_500439989_banner.jpg

2019年6月21日,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,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,几乎直射北回归线,进入夏至节气。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,约公元前七世纪,古人采用土圭测日影,就确定了夏至。


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,南方有阳春面、干汤面、肉丝面、三鲜面、过桥面、麻油凉拌面等,北方则以打卤面、炸酱面为主。


夏至三候

夏至手机1.1(1).jpg

一候鹿角解

麋与鹿虽属同科,但古人认为,二者一属阴一属阳。鹿的角朝前生,所以属阳。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,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。而麋因属阴,在冬至日角才脱落。

 

二候蝉始鸣

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。

 

三候半夏生

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,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。由此可见,在炎热的仲夏,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,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。


夏至养生

中医认为,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,从夏至开始,阳极阴生,阴气居于内。虽然夏季阳气聚集体表,但也很容易损耗,所以夏至节气还是要好好顾护阳气。


静心,防情绪中暑

摄图网_500222787_banner.jpg

夏属火,对应五脏之心,夏至后应重在养心。由于温度的骤然攀升,人体下丘脑的情绪条件中枢产生焦躁的反应,让人心烦意乱,而烦则更热,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响。


静坐,排除心中杂念,平静的心态自然能够“心静自然凉”。或者泡一个温水澡,既能清洁全身皮肤预防痱子,还能舒缓烦躁的情绪,消除疲乏。

饮食清淡,清暑益气

摄图网_500948249_banner.jpg

夏至饮食以清泄暑热、增进食欲为主要原则,适合多吃些苦味食物。多吃杂粮,多吃新鲜蔬菜及一些消暑益气、生津止渴的食品,如苦瓜、西瓜、冬瓜、绿豆汤、酸梅汤等。


由于高温时节人体会大量排汗而耗气伤津,故适当吃些玉竹、麦冬等滋阴药材。心气虚者,可以用适量西洋参、五味子、麦冬泡茶饮用。


夏季热性、食肥甘厚味的食品,易化热生风,诱发疔疮之疾,不宜多吃;过食冰冻食品饮料可能会损伤脾胃,影响消化功能,因此也不宜多吃。


适度出汗,及时补水

摄图网_501100732_banner.jpg

夏至时节,由于天气越来越热,稍做运动就会大汗淋漓。运动出汗可以加快体内新陈代谢,排出人体的毒素垃圾,但不是出汗越多越好


中医认为,汗液是人体津液被阳气蒸发随汗腺排出,津液与血液皆由水谷精气所化,因此有“血汗同源”的说法。而心主血脉,故此有“汗为心之液”的说法,汗液分泌过多会消耗精气,伤及心血。因此,尽量避免长时间高温下运动或工作。


防空调病,顾护阳气

摄图网_500927928_banner.jpg

扶阳派老中医李可说过:空调生寒邪,伤人表阳;饮冷入胃腑,伤人里阳;起居失常,伤人元阳,所以,现代人阳虚十有八九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一些伤害人体阳气的因素:

一是暑热。暑热过盛很容易伤及阴气,而阴津液会同时随汗液的排出而有所损耗,使阴不敛阳;

二是湿气重。湿气十分容易损伤阳气,从而伤及脾胃;

三是长时间吹风扇空调。风寒之气侵入体内,阳气受到损伤;

四为贪食冷饮。气候炎热,人们喜欢喝冷饮吃冰西瓜,导致脾阳受伤。

春夏养阳,夏日远离这些伤阳的因素,多晒太阳,或做做艾灸或脐疗有助于提升人体的阳气,增强体质,还能避免由于冬季阳气不足而复发其他疾病。

夏至推文1.1.jpg